台七線(北橫公路)大溪往復興方向, 從新的百吉隧道出來後右轉, 沿桃51公路繼續前行, 可以見到指標, 到了湳仔溝的地名, 左方有一停車場, 可供停車.

右方路邊立牌標示為大艽芎古道
的入口(或是由另一方向走來的出口), 實際上古道應該還包括穿過馬路, 經過停車場, 過泉源橋後延伸的那一段, 只是或許礙於經費維持, 泉源橋過去的那一段雜草叢生, 似乎很少人走, 而有陰森荒蕪之感.


大艽芎古道早年是大溪通往復興鄉的便道,山區的茶、竹筍等農產品依靠這條山路古道運至大溪市集販賣. 這條步道是聯絡大溪與湳仔溝、百吉、阿姆坪之間的古道。在北橫公路(台七線)百吉隧道未打通以前,居民必須翻越新溪洲山及頭寮山一帶的山嶺,以往返兩地。公路通車後,古道便乏人行走而沒落.



馬路對面停車場旁的泉源橋. 荒煙漫草, 無人整理.

入口處的石階都快找不到了.

過橋那頭, 仍有古道. 但似乎很少人走.

泉源橋所跨的湳仔溝溪.

站在橋上, 望向停車場.

這面快被荒草淹沒的立牌卻寫成 " 大九芎 ", 到底哪個字對 ? 不過最好笑的是 "
大艽芎古道" 被翻譯成英文 " Great Bow Road 9 ", 如果再翻成中文, 應該是 "大弓路9", 還不是 " 大弓路9號 " 呢! 真令人傻眼 !!! 如果是白癡翻譯法, 應該寫成 " Great 9 Bow Road " 才對呀 ! 可見當時製作解說牌時, 連古道的名字來由都沒搞清楚, 真令人氣餒.

根據說法,「大艽芎」的命名是因為這裡曾經長滿九芎樹,但為什麼「九芎」會變成「艽芎」,就不得而知了。九芎樹屬千屈菜科,別稱拘那花、苞飯花、小果紫薇、南紫薇、猴不爬、怕癢樹,為落葉喬木,分布於大陸、臺灣、日本等地,旦臺灣全島平地及山麓樹林中常見樹種之一. 紅褐色的樹皮剝落後呈灰白色,樹幹光滑堅硬,另外聽說由於九芎的樹皮光滑且成片剝落 ,連猴子爬上去都會滑下來因而也稱為「猴溜」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 Chang 的頭像
    Eric Chang

    掉在衣服上的餅乾碎屑

    Eric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